2019年7月18日

鈣質怎麼補充才會吸收?

鈣質怎麼補充才會吸收?

高鈣食物餐餐都要入菜單
日常中最易取得高鈣食物,除了乳酪、牛奶、起司、奶粉、優酪乳等乳製品外,綠色蔬菜也是最佳首選,例如芥藍菜、高麗菜、梅乾菜、九層塔、莧菜、紅鳳菜、花椰菜等,但如果口感吃起來澀澀的菜類,通常都含有草酸,例如菠菜、甜菜、蘆筍等都含有高草酸;草酸會阻礙鈣吸收並結合成化合物排泄出人體,民眾可擇量進食。
另外豆干、豆腐、豆皮、豆包等豆類食品,除了有鈣質,也含有天然的「大豆異黃酮」,有助於鈣質吸收;黑芝麻、杏仁果、腰果、開心果等堅果類,則可增加維生素  E,對骨質密度的補強有間接
性幫助,且長時間少量定量的吃對心臟有保護,但值得注意的是,若吃堅果類食物,油類攝取則須減少。而吻仔魚、小魚乾、蝦米、蛤蠣等海鮮類也都是每餐可搭配食用的高鈣食物。
日曬幫助鈣吸收,均衡飲食不挑嘴
含鈣食物吃越多就能吸收越多嗎?台大醫院郭月霞營養師表示,鈣質進入人體後並非馬上被利用,必須透過維生素 D 的轉化才有可能被吸收儲存。人體中的膽固醇透過「陽光日曬」產生維生素 D,
然後經由肝臟、腎臟轉為活化型 D3,這種活化型 D3 會刺激腸胃細胞,使其分泌可與鈣結合的蛋白
質,才能將鈣質吸收至人體,達到補充鈣質的效果。
而除了日曬可促進鈣吸收,食物中的「胺基酸」也有這種功效。
簡單來說,胺基酸就是蛋白質,例如牛肉、豬肉、魚類、蛋、豆腐、海藻等食材都有,在烹調上可加入檸檬、醋等調味,幫助鈣質釋出,甚至利用烹調技術,讓魚骨酥脆入口,也是增加鈣質來源的方法。但千萬不要過量食用,過多的蛋白質容易使鈣質排出體外,例如西方人天天喝牛奶、吃起司
、曬太陽,鈣質攝取量非常充足,但其老年人患骨質疏鬆的人口比例仍非常高,影響因素就是偏好肉食,尤其嗜吃速食食品,肉類比重高且磷含量超標,這都是導致鈣質無法順利吸收的關鍵點,因此,想把吃下肚的鈣質存成骨本,絕不是以量取勝,而要搭配適量的食材,才能達到最佳吸收效果
資料來源》全民健康保險雙月刊第96期  
資料來源: http://goo.gl/6ZNnpv

7個徵兆告訴你該補充蛋白質 (Protein)

7個徵兆告訴你該補充蛋白質 (Protein)


1. 飢餓感
時常感到肌餓,兩餐之間一直想找零嘴,是缺乏蛋白質的症狀之一。
糖、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質的飲食是可能的原因。攝取足夠的蛋白質能使血糖不易波動,也就不易感到肌餓。

2. 肌肉鬆弛、關節疼痛
關節無力、疼痛與肌肉不結實跟蛋白質的攝取不足也有關。當人們吃進去的蛋白質不足,身體會利用肌肉所含有的蛋白質來產生所需的熱量,肌肉被消耗,就會外型鬆垮,而且感覺沒有力量。

3. 傷口復原緩慢
蛋白質不足也會使體內修補、製造新細胞、組織和皮膚的速度變慢,因為身體修補、更新的都會消耗大量的蛋白質。體內蛋白質足夠,傷口的復原會較為迅速。

4. 頭髮、皮膚、指甲出現問題
除了肌肉,頭髮、指甲、皮膚的健康也靠蛋白質的維護。如果頭髮稀疏易掉落、皮膚容易脫皮,或指甲容易斷裂,這就表示身體的蛋白質需要補充了。

5. 體液滯留
蛋白質的其中一項功能是防止體液的滯留,若是足部與腳踝出現腫脹,那麼先在飲食中補充蛋白質,情況或許就會改善。

6. 經常生病
常常掛病號代表著身體的免疫功能有待加強,而免疫細胞是由蛋白質組成,蛋白質充足,身體的免疫系統也容易建立起來。

7. 腦力不足
蛋白質缺乏,腦力也可能不足,一來飲食中缺乏蛋白質容易造成血糖波動,精神不濟無法思考;二來,蛋白質本身也是大腦組織的重要營養,缺少了腦力也會受影響。

文章來源出處: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72605

5種蛋白質吃法,吃對不會老!

5種蛋白質吃法,吃對不會老!
維持良好營養與體能健康 老年人普遍營養不良
總體來說,老化本身即是一個逐漸營養不良的過程,營養不良有很多原因,其中有一個因素是新陳代謝率下降。很多老人家會說她的胃口不好、吃不下,的確,老年人的新陳代謝速率約比年輕人少了9〜12%,為什麼會少,這少的原因是可以校正的,因為這跟老年人身體肌肉量的減少有關。我們人體新陳代謝的速率是來自整體的肌肉量與運動量,在老化的過程當中很多人會有肌少症,肌肉量會逐漸減少,當肌肉量減少時,新陳代謝速率也跟著下降,所以常常變成老了之後容易不太動也不太想吃。
如果想減緩老化對健康的衝擊就必須逆勢操作,也就是要增加肌肉量以及持續運動。學理上來說,一旦增加肌肉量,就可相對維持住新陳代謝率,避免新陳代謝速率變慢,有了食欲,胃口好、有精神、能吃能動之後,生活各方面的狀況就會慢慢轉好。
反過來說,如果基礎代謝率下降,吃不下也不太願意動,視力、聽力等功能又漸漸下降,動得愈少就愈沒胃口吃東西,當減少攝食,食物的種類也跟著不會那麼完整,很多微量營養素、微量元素也會跟著缺乏,這時,除了營養的總量不足之外,連細部的營養也不良,所以我們說老化本身就是逐步的營養不良。
我們需要特別去關注好的營養這件事情,尤其對於想要成功老化或健康老化特別是有慢性病的老人來說,能否擁有好的營養,已經被目前國際老年醫學界視為關鍵因素。比如癌症病人、慢性阻塞性肺炎、行動不便者,更要特別留意營養的部分。
由於老年人的營養攝取普遍不足,加上食慾也普遍下降,所以現在很重視要給予適當的口服營養劑補充,前提是你整體的飲食攝取不足或者不平均,這時就需要去強化營養的完整性,老年人如果不透過適當的方式補充營養,可能有點難達到營養完整性這麼積極的目標,特別是已經知道營養狀況不好的、比較虛弱的、有開刀的、跌倒的、手術的人等等。

老年人的蛋白質攝取愈來愈被看重
既然老年人的營養很重要,那該補充什麼呢?我們去比較老年人跟年輕人的營養需求有沒有差異,研究發現,不論碳水化合物或脂肪,一般健康老年人與年輕人整體的需求量差不多,沒有什麼特別,只要注意總熱量即可。但比較特別的是,老年人的蛋白質攝取,被強化得非常多,因為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可以改善很多健康問題。
以前我們對於老年人建議的營養份量較為保守些,根據PRO-AGE研究小組的最新建議,一般老年人每人每天每公斤體重應攝取1.0〜1.2公克的蛋白質,但若是有急性或慢性及病的老人可能要增加到每人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取1.2-1.5公克蛋白質,若是罹患嚴重疾病的老年人甚至需要增加到每人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取2公克的蛋白質。除了嚴重的腎功能不全者(腎絲球濾過率小於30ml/min/1.73m2)之外,這個建議量都不必調整。
這是一個建議攝取量,那我們回頭去檢視,有沒有吃到這樣的量?如果能吃到這樣的量當然很好,但老實說不太容易。假設你是60公斤的健康老人,一天要吃到約60-72公克的蛋白質,以蛋白質含量比例最高的雞肉來看,100公克的去皮雞肉約含有24公克蛋白質,以豬後腿肉來說,每100 公克的肉僅約有蛋白質19.6公克而已,如果是五花肉,每100 公克則內含蛋白質14.5公克,如果是大里肌肉,每100公克內含蛋白質約22.2 公克。這樣算起來,一天就要吃約兩三百公克的雞肉,大約一隻去骨大雞腿肉,如果是里肌肉片的話就得吃更多,但實際上很多老年人一天是吃不到那個份量的。
由於缺乏蛋白質就會影響老年人生活功能以及活動功能的退化,蛋白質對於維持逆齡人生的目標而言,扮演格外重要的角色。

既然知道蛋白質很重要,若吃得不夠就額外補充,那要怎麼補充比較好呢?站在促進肌肉合成的角度來看,有幾種重要的訊息。

重點一:分散在三餐吃,比集中在單一餐好
很多人常常在想如果要攝取蛋白質,三餐分散吃還是集中吃比較好呢?雷曼教授2009年於《營養與代謝(Nutrition and Metabolism)》雜誌發表研究成果指出:把「三餐平均吃蛋白質」跟「只有晚餐吃蛋白質」拿來比較,因為有些人習慣早餐跟午餐吃得比較清淡,然後晚餐吃得比較多,假設這個人一天需要90公克的蛋白質,究竟分散在三餐吃還是集中在晚餐比較容易增加肌肉合成呢?答案是分散比單一餐好。
原因是,我們在食用蛋白質、消化之後,目的是希望蛋白質能經過合成變成肌肉,它在生理上有個合理的範圍,濃度落在某個區塊,合成的效率比較好,如果一次吃太多,反而超出最佳合成的比例,但若能分散在三餐攝取,合成的效率會比較好。這是多年前的研究,分散在三餐吃比集中在晚餐好。

重點二:蛋白攝取集中於早餐和午餐效果更好
雖然雷曼教授的研究建議分散蛋白質攝取比及中晚餐吃好,接著,又有人想探討,倘若我們重視的是肌肉合成效率的話,如果在早餐跟午餐增加蛋白質的攝取,會不會比分散在三餐好呢?根據2013年的論文資料顯示,集中在早餐與午餐攝取蛋白質又比分散在三餐更好,也就是說,早午餐吃的好處多於分散在三餐吃,又多於只集中在晚上吃大餐。主要是因為晚餐後的活動量通常較低,攝取蛋白質後的合成效率較差。

重點三:動物性蛋白質較快合成肌肉
比較了攝取蛋白質最佳的時間之後,接下來的問題是,我們該如何選擇蛋白質的種類,面對不同種類的蛋白質,是動物性的蛋白質還是植物性的蛋白質比較好?基本上兩種蛋白質的攝取都會合成肌肉,如果我們今天在意的是吃了之後肌肉合成的效率,那答案是動物性的蛋白質比較好,肌肉合成的速度比較快,但這不意味著植物性蛋白質就不好,不會合成肌肉,只是植物性蛋白質對於肌肉合成的速度較慢。

重點四:乳清蛋白比酪蛋白好
此外,乳清蛋白(肌肉合成比較快速的蛋白)又比酪蛋白(肌肉合成比較慢的蛋白)好。現在很多蛋白質補充品都從牛奶來,牛奶去做乳酪時沉積下來的那個東西我們稱為酪蛋白,上面那層叫做乳清蛋白,這兩個有差異,乳清蛋白是富含必需胺基酸的成分,是合成效率比較快速的蛋白,也就是說,如果希望吃了之後較快長肌肉,吃乳清蛋白會比較快。
因為老年人能吃的食物的量並不多,就算給予口服補充也不一定能補充到這麼多,所以我們希望在可以補進去時能快速得到蛋白質,當年長者就只能吃這麼多的東西,如果給合成速度快的蛋白,合成的肌肉量就會不一樣,並且要加入運動。

重點五:運動後補充蛋白比較好
現在很多人去健身房運動前要吃一大堆的蛋白質,站在加速蛋白合成的立場來看,這是錯誤的,當激烈運動時,肌肉是有點發炎的狀態,若是這時去補充東西對身體是個負擔,如果今天健身吃蛋白質也是為了長肌肉,正確應該在運動之後吃,而且吃合成較快速的蛋白,肌肉在運動過後的修復過程中,很快就可以將飲食補充的蛋白攝取上來。

補充微量元素
此外,老年人攝取食物時常較為不足,而且腸胃的吸收能力也較年輕人為低,如果想要得到好吸收、好消化,有時,只有補充蛋白質可能無法達到我們預設的目標,因為蛋白質終究還是要消化成小分子才能吸收,所以也有不少研究團隊探討補充必需胺基酸的成效,或者是較能促進肌肉合成的特定胺基酸,例如白胺酸(Glycine)、精胺酸(Arginine)或者更進一步的有效成分:白胺酸的代謝產物-HMB(β-hydroxy-β-methylbutyrate的簡稱),HMB的使用可降低肌肉的損傷、於運動後建造及修補肌肉、增加肌肉強度、減少體脂肪,這些都可刺激骨骼肌蛋白合成,很快速合成肌肉,幫助肌肉強健,讓肌肉強壯有助於老年人的生活功能、新陳代謝速率穩定。
想要得到足夠的肌肉量,需要足量的蛋白跟足夠的運動。國外有份研究指出,如果在早餐跟午餐各額外補充蛋白質補充品15公克,24週之後肌肉量雖然增加不多,但整體的體能變好、走路速度變快,走路的速度跟運動的能力都有顯著提升。這還只是額外去補充蛋白質而已,還沒有加入運動,如果再加上運動,對肌肉量以及整體體能的提升,幫助更大。
這些研究的成果也給我們些啟發,肌肉的爆發力與肌耐力的表現要分開看,雖然大部分時候會同時進步,但有時是兩回事。肌力,單純是指去測肌肉的力量,肌力有時是個爆發力,例如我從椅子站起來,需要肌肉的爆發力;而體能還包含耐力的表現,雖然我可以從椅子站起來,但我的肌耐力只夠我做三次的起坐,那就是肌耐力與體能表現的不足。增加蛋白質的攝取可以讓體能的表現變好,雖然肌肉量沒有增加太多。對老人家來說,耐力跟肌力都很重要,如果耐力不夠,能走的距離都很短,耐力則有助於我們去持續維持一個運動或生活的基礎。
我們雖然反覆強調營養素的重要性,年長者整體營養攝取不只蛋白質的量要夠,包括微量元素也要平衡。而研究卻發現50歲以上的人普遍具有微量元素缺乏的現象,尤其是維生素D,50歲以上幾乎每個年齡區塊的人都缺乏,亞洲地區部分國家的報告發現維生素D的缺乏可以高達70%,雖然研究調查發現在微量營養的部分以維生素D最缺,但其他微量元素好比銅、鎂、鋅、以及鈣質、維生素C也都不夠。
http://books.cw.com.tw/blog/article/432
http://www.wellness168.com/website_module_detail.php?website_module_classify_sn=115&website_module_sn=47

2019年6月11日

《健康新知》頭暈、耳鳴、梅尼爾氏症?平衡自律神經 告別天旋地轉

《健康新知》頭暈、耳鳴、梅尼爾氏症?平衡自律神經 告別天旋地轉

你也這樣嗎?
年齡:38
性別:女
症狀:暈眩
  我覺得暈眩就好像喝醉酒,整個空間感錯置,上下左右都混亂的。特別發生在躺下與起床的時候,或者是在頭部有比較大動作的時候,例如往後轉的時候格外明顯,平常則是一點點宿醉或全身麻藥未退的感覺。最明顯的感覺就是肩頸非常痠痛僵硬,非常非常……,頭也很脹,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對生活的影響還蠻大的,雖然看起來似乎都是小事情,可是累積起來的確是麻煩。例如洗頭不能洗,蹲下、起來的動作也不能做,早上起床、晚上睡覺要躺下的時候,動作一定要很慢,但即便很慢也會暈,慢只是讓自己比較有心理準備,迎接暈眩的出現。
印象深刻是有一次發生在搭捷運時,只是想轉頭看一下後面的人,以為後面朋友在叫我,結果頭轉回來的瞬間就暈了。人在暈的時候下意識會閉眼睛,然後抓東西扶。那時候如果是在人群中、行進間而非靜止的,即使只有幾秒鐘,我想也是很危險的。
第一次發作是去年,雖然有看醫生也有乖乖吃藥,耳鼻喉科醫生開了止暈藥、循環藥物、B群,但還是花了兩周才好。第一次不知道怎麼一回事,感覺特別害怕,還以為自己是高血壓要中風了。兩個多月之後又復發一次,那次就沒那麼惶恐了(雖然也是害怕),但至少比較熟悉了,能夠掌握暈的進程,知道甚麼時候要進入最暈階段。
後來就是常常會恐懼,擔心不知道甚麼時候會再發生。暈的時候會甚麼事情都不想做,因為感覺特別倦怠、想睡,整個人是沒甚麼活力的,非常希望知道到底為什麼會這樣暈眩,該怎樣治療以及如何預防,不想再一直活在這種恐懼與不確定中……

醫生怎麼說?
暈眩、耳鳴、心悸、失眠與腸躁,可說是自律神經失調的五大常見症狀,因此在門診中一向不乏為暈眩所苦的朋友前來求助。不過,雖然形容起來都是四個字「天旋地轉」,但形成的原因與箇中滋味,卻是因人而異,有無數種不同的可能性,加上患者自己在描述個人感受時,主觀的用語差異,種種因素都可能導致暈眩成因的確診不易。臨床上患者來到診間常提及的擔心不外乎:

「這會不會是高血壓或是中風的前兆?」
「是不是我腦子長壞東西了,所以才這麼暈?」
「之前有醫生說是『梅尼爾氏症』,這治得好嗎?」

其中又以梅尼爾氏症為最大宗,特別是有不少患者經過腦科、神經科、耳鼻喉科等各科各項的精密檢查,找不出明確的器官病變之後,便時常被冠予此病名。定義上的梅尼爾氏症須符合以下幾個特點:
l   首次發作程度最為嚴重
l   反覆發作且通常不需任何誘因
l   發作時常是間歇性的,不會持續數天,中間也有完全不暈的時候
l   聽力好壞起伏不定,有時會有強烈耳鳴,或聽到不同頻率的聲音
l   發作時期異常怕吵,對於公共空間的喧鬧聲響會特別敏感

然而,即便有如此明確的條件描述,但由於可能造成暈眩的病症範圍實在過於廣泛(參考下表),症狀相似的重疊度亦頗高,診斷時只要不慎忽略一點細微小處,就有可能導致判斷失準。
170306.jpg
撇除頭部疾病所造成的中樞性眩暈不談,光是末梢性眩暈,常見的至少就有七種之多。以臨床經驗來看,特別容易與梅尼爾氏症產生混淆的,當屬突發性耳聾與良性陣發性暈眩症。

突發性耳聾是非常典型的內耳疾病,罹患此症100%只有耳鼻喉科的醫生能幫得上忙,它與梅尼爾氏症最大的差別是發作僅有一次,以及眩暈消失後,聽力不會很快地恢復如常。而良性陣發性暈眩症與梅尼爾氏症的差異則更小了,都是會反覆發作、暈眩時間短暫、間歇性發作期間也有完全正常不暈的時候、對聽力不會造成永久性的損害…,這麼多的共同點讓良性陣發性暈眩症時常被誤判為梅尼爾氏症,不過"大同小異"用來形容這兩種眩暈是最適合的了,雖然暈的時間都很短暫,不過比起梅尼爾氏症的數小時,良性陣發性暈眩症往往只有數秒鐘至一分鐘以內,可算是短得多了;再者此二症最大的差別就是良性陣發性暈眩症會因姿勢變化而誘發,患者常自主描述在轉頭、起床、躺下或者低頭洗臉、洗髮時發作,梅尼爾氏症的暈眩則是說來就來,毫無徵兆也讓人無法事先預防。


綜觀上述三種看似極為相近的暈眩症,形成原因與治療方式卻有根本上的差別,表面上來看,都是因為內耳異常才使得平衡感喪失、產生眩暈,但突發性耳聾常是其他疾病的併發症,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德國麻疹、腮腺炎、帶狀泡疹、流感、紅斑性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等;良性陣發性眩暈症則是由於外力、外傷、中耳炎或老化等原因引起耳石脫落所致;那麼梅尼爾氏症呢?

目前所知的病因為內耳的內淋巴水腫,但至於什麼原因形成水腫,至今無論是腦科或者耳鼻喉科,均尚未有具體明確的檢查方式,反倒是在自律神經失調症的臨床統計上,發現此症狀與自律神經可能有密切關聯。近半數以上失調症患者合併有偶發性的暈眩,也曾被診斷為梅尼爾氏症,姑且不論是否為過度診斷,但至少可初步推論與交感神經異常亢奮敏感,導致血管收縮、循環異常應有所相關,患者在治療自律神經失調的期間,只要失調的相關症狀獲得妥善控制之同時,眩暈的情況多半也有顯著改善,甚至可完全消失。深受莫名暈眩所苦,被診斷宣布為「梅尼爾氏症」,多方嘗試各種治療處方均未見起色者,或許不妨從自律神經失調方面著手,透過適當的藥物調整大腦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平衡自律神經系統,天旋地轉的感覺可能就此遠離,還你一個神清氣爽,不再耳塞、耳脹、頭鈍、頭暈的腦袋。


http://drguo.pixnet.net/blog/post/457758962-%E3%80%8A%E5%81%A5%E5%BA%B7%E6%96%B0%E7%9F%A5%E3%80%8B%E9%A0%AD%E6%9A%88%E3%80%81%E8%80%B3%E9%B3%B4%E3%80%81%E6%A2%85%E5%B0%BC%E7%88%BE%E6%B0%8F%E7%97%87%EF%BC%9F%E5%B9%B3%E8%A1%A1

2019年6月4日

日本熱銷藥品 LULU 系列比較表 (VS パブロン ) 讓你一眼就明白

LULU S.png 
相信大家對於日本熱銷藥品都非常清楚
本篇目的並不是一一介紹各種熱銷藥品
而是簡單讓大家了解
熱銷藥品購買時
每種藥品裡面所具有的成分與適應症
畢竟這是藥品,若有任何問題
還是要找藥師諮詢喔!

圖中 提供給大家參考" 建議售價 " 與 " 店家價格 "  ,店家價格為網路查價而得,會有波動起伏,僅供參考

目前上列表中的感冒藥,唯一在台取得販售許可的是 "欣樂樂-愛思(Shin Lulu-Ace)"
最大差異成分為Dihydrocodein「二氫可待因」,在台販售的"欣樂樂-愛思(Shin Lulu-Ace)"
並無含有Dihydrocodein「二氫可待因」,而甚麼是Dihydrocodein「二氫可待因」呢?
台灣觀光客常喜歡到國外買成藥,日本知名的感冒藥「新ㄦㄦ-A錠」(譯名露露)就是國人常會購買的
一種成藥,但日前衛生署卻查出這種感冒藥含有第二級管制藥品Dihydrocodein「二氫可待因」成份,
在國內並沒有廠商查驗登記屬禁藥。吃久了會上癮,甚至肝腎衰竭。
各位到日本買感冒藥時,切記不可不知裡面成分喔!


另外提供藥品攜帶回國管制規定 ( 2015/2/16 生效~)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表示,
民眾出國攜帶西藥回國以36瓶為限~每一種藥不能超過12瓶。 
(一) 西藥:以一年使用量為原則估算,非處方藥每種至多十二瓶(盒、罐、條、支)為原則,合計不超過三十六瓶(盒)為限。另基於各國對於處方藥均要求攜帶處方箋(或證明文件),因此攜帶處方藥而未攜帶醫師處方箋(或證明文件),以二個月用量為限;攜帶處方藥及醫師處方箋(或證明文件),不得超過處方箋(或證明文件)開立之合理用量,且以六個月用量為限。另針劑產品均須攜帶醫師處方箋(或證明文件)。
(二) 中藥材及中藥製劑:將中藥材由原先零•六公斤放寬至一公斤,並增列中藥材及中藥製劑於限量外攜帶入境之中藥材及中藥製劑(藥品),應檢附醫療證明文件(如醫師診斷證明),且不逾三個月用量為限。
(三) 錠狀、膠囊狀食品:考量民眾出國旅遊攜帶及使用需求,並依國人出國頻率/期間、使用習慣等綜合評估,放寬為「每種至多十二瓶(盒、罐、包、袋),合計以不超過三十六(盒、罐、包、袋)為限」。
(四) 隱形眼鏡:考量民眾出國旅遊攜帶及使用需求,並依國人出國頻率/期間、使用習慣等綜合評估,放寬為「單一度數六十片,惟每人以單一品牌及二種不同度數為限」。
藥品的原則均以原包裝為限,拆裝及散裝不在規定內,而且藥品+攜帶入境商品,
合併總價值需在完稅價格新台幣兩萬元內,才準免稅,否則請走紅線櫃台,依法申報唷。
旅客或船舶、航空器服務人員攜帶之管制藥品,須憑醫院、診所之證明,以治療其本人疾病者為限,其攜帶量不得超過該醫療證明之處方量。
「病人隨身攜帶管制藥品入境出境中華民國」申請,請洽詢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錠狀、膠囊狀食品每種12瓶,其總量不得超過2,400粒,每種數量在1,200粒至2,400粒應向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申辦樣品輸入手續。
自用藥物之品名及限量請參考自用藥物限量表及環境用藥限量表;許可申請,請洽行政院衛生福利部02-27878200。
錠狀、膠囊狀食品每種12瓶,其總量不得超過2,400粒,每種數量在1,200粒至2,400粒應向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申辦樣品輸入手續。
入境旅客攜帶自用藥物限量表 http://web.customs.gov.tw/public/Attachment/711281...




日本パブロン系列產品比較表 vs 台灣大正百保能感冒顆粒

04525_Product
日本 パブロン 多達好幾種
提供以下表格供大家查詢比較
簡單提供幾點須注意
1. パブロンエースAX微粒 主成分Ibuprofen 150mg ,建議避免空腹服用,應隨餐或飯後15分鐘服用
2. Dihydrocodeine phosphate 具有成癮性,切勿過量使用
3.大正百保能感冒顆粒為台灣製造,並非日本進口喔! (衛署藥製字027902)
   整理服用劑量供大家參考


   





















若大家欲查詢藥品成分,提供下列連結查詢
國家網路藥典

日本藥品分級說明

2014101601   
 常常去日本買藥,但是否有搞懂日本藥品分類嗎?
 搞懂日本藥品分類
  
第一類醫藥品: 需要藥師說明的藥品,大致分類如下(大家看漢字應該就略知一二)
※オキシコナゾール、ミコナゾールはカンジダ治療薬のみ
※ヨヒンビンは劇薬に指定されている要指導医薬品を除く、メチルテストステロンは一般用医薬品では「眉用育毛剤」となる
※2012年5月31日付で劇薬指定を解除
※抗炎症成分として配合されている場合は除く
  • 禁煙補助剤:ニコチン(シガノンCQ透明パッチ、ニコチネルパッチ、ニコレットパッチ)
※貼付剤のみ
第二類醫藥品
      可能會導致健康損害的藥品,並干擾日常生活等藥品,此類藥品為大家代購回台的藥品,例如: LULU、EVE 、パブロンゴールドA微粒
04525_Product  LULU  product ex  
第三類醫藥品
      藥物微含量,一般常見維他命、止癢藥膏、痠痛藥膏,一般店內人員也能進行銷售

哪種通路能夠販售呢?
  
ps.(何謂醫療部外品:界於藥品及化妝品間,有緩慢功效非器材類)

Swith OTC 是日本近年來改革最大的地方,將原本處方藥轉換成一般指示藥販售
目前銷售最熱門的如下~
loxnin  fx  

對於其他分類也有興趣可以寫EMAIL或者留言詢問喔!~
歡迎指正~

熱銷喉片比比看(舒立效、喉福、理冒 喉寧、喉爾爽、特寧喉錠)

2016-12-08 21.54.33.jpg


2,4-Dichlororbenzyl Alcohol 1.2mg / Amylmetacresol 0.6mg
含兩種活性抗菌成份, amylmetacresol (戊間甲酚) 和 2,4-dichlorobenzyl alcohol (2,4-二氯苯乙醇),
是溫和的殺菌劑,能殺死口腔與咽喉感染相關的病毒與細菌。適應症為消滅口腔細菌及咽喉炎症。
服用方法:
每隔2~3小時含服一粒。請依照服法,勿過量。如症狀持續,需過量服用或出現不尋常反應,請諮詢醫生。
特別警告:
如給幼小兒童服用,請小心謹防可能會被喉糖哽住。如果您對任何成分過敏,請勿服用此產品。如果您正在懷孕,
或如果已經被您的醫生告知您對一些醣類有不適應症,服用本產品前請先與您的醫生聯繫。可能引起過敏反應如哮喘。
或比較常見的對ASPIRIN過敏。
存儲方式:
請存放於小孩所不能觸及之處。置放室內溫度(攝氏25度或以下)
2016-12-18.png
台灣舒立效並無載明一天最多可以使用幾顆,但其他國家卻有標明,一天最多不超過12粒
2016-12-08 21.55.54 HDR.jpg


Chlorhexidine Hydrochloride 5mg
外用抗菌劑及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對多數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具殺滅作用(雖然對革蘭氏陰性菌作用較弱)。
除可抑菌外,也可殺滅細菌
Chlorhexidine在鹼性環境,甚而酸鹼值稍低於7(弱酸性)的狀況下活力最好。它是非離子性溶液,
可以和其他非離子性溶液或陽離子性清潔劑溶液相容,但陰離子化合物會降低它的活力。肥皂也會降低它的活力;
肥皂處理過的物體表面,必須先用清水清理過,才能再使用本品。 
 
Chlorhexidine至少對10種得常見動物體病毒具有殺滅作用;而且一般認為還不止如此。
另外在5種致病性黴菌的研究中顯示,Chlorhexidine是具有殺黴菌作用的消毒劑。 

Chlorhexidine 是對組織毒性最小的消毒劑,也對不銹鋼製品,鋁製品和塑膠製品不具腐蝕性。
硬水多多少少會降低它的活性,但是和非離子性或陽離子性清潔劑聯合使用時,就能一定程度的矯正其效用回來。

Chlorhexidine通常可作為一般消毒劑和作為病毒殺毒劑使用。可以用來消毒犬舍,家畜醫院,畜牧場,包括籠子和診療台。
資料來源: Jack L. Tuttle,DVM,M.Ed 著  建盈(股)公司 陳銘政 譯  
Chlorhexidine 小常識
Benzocaine  2mg
此為局部麻醉劑,可緩解喉嚨疼痛不適感
Domiphen Bromide    0.5mg
「作用」:
1.本藥活性成分- Domiphen為特異性四級胺消毒劑,其具有陽離子性界面活性劑之特性,
可與細菌之細胞膜產生親和性,並可變細胞膜的穿透性,並進而進殺滅病原菌。

2.本藥之殺菌範圍寬廣,包括革蘭氏陽性菌、陰性菌、部分之黴菌及病毒等均具有感受性。

因此,用於口腔內之局部治療可有效防止病媒於口腔及咽喉之滋生。

3.本藥亦兼具乳化及清淨之效能,除可抑制菌繁殖外,亦可防止細菌之擴散,維持口腔衛生與健康。

4.於罹患咽喉腫痛、口腔潰爛、咳嗽、咳痰引起之不適感,使用本藥可明顯獲得消腫、止痛、舒緩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