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森新聞報 記者邱瓊平/台北報導】
現代人重視健康,標榜成分天然的健康食品逐漸在市場上打開知名度,但消基會指出,這些產品大多廣告不實,且不一定安全,甚至有可能對身體有害,所以最好不要同時服用藥物及健康食品。
此外,由於網路興起,許多不實廣告都會透過網路傳播,主管機關應重視。
不只是台灣,歐美和日本也都很流行健康食品,而種類也很多,其中像是維他命、鈣或鐵等礦物質、健康茶類,膠原蛋白最為常見;但根據消基會的調查發現,多數號稱天然無害的健康食品,根本沒有衛生署核可字號,也就是說,這些產品並沒有合法。
消基會指出,民眾若擔心購買的健康食品會對身體有害,可以到衛生署的食品資訊網中的「健康食品標示解釋案例一覽表」查看,內容剖析了61件有關違反健康食品標示規定的案例,例如:在食品廣告中宣稱具「有清血防栓成份」、「減少動脈硬化的機率」等含混說詞,這樣都是違法的行為。
此外,消基會說,雖然健康食品的成分可能安全無虞,但因經過特殊加工程序或要求以特殊方式攝食,也可能轉變為有害;若給病人使用,甚至有可能造成病情惡化。
消基會食品委員會委員徐源泰就說,不少健康食品可能含有類似葡萄柚等成份,易造成血中飽合濃度提高,影響藥物吸收,還有可能造成肝、腎負擔等問題,所以消費者最好不要同時服用藥物與健康食品。
而消基會也提到,健康食品的行銷手法除以廣告、直銷方式大力促銷外,近來也在網路中中廣泛散播,許多民眾一打開電子信箱就有大量販售類似產品的郵件,形成管理漏洞,因此,消基會呼籲,政府機關應加強列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